我們的大腦在接收外部資訊的時候有3種習慣:聽覺型、視覺型、感覺型。每個人生理上都完全具備這3種能力,只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用其中的某一種,不常用的則本能地抛棄了。多用景象作思考的人屬於視覺型;多用聲音、語言作思考的人屬於聽覺型;多用感受作思考的人屬於感覺型。
聽覺型的人
聽覺型的人眼動在眼眶的中間和右下方,你的朋友十有八九是個需要靠聲音溝通的聽覺型。
如果你是聽覺型的人,那你肯定口才好,善於言辭,很會模仿,到了陌生的地方能很快學會地方的方言。在集會或課堂上只要能聽清楚演講者或教師的聲音,即使離得很遠,看不到說話者本人也沒關係,照樣能吸收得很好;你和人交往時喜歡多說,同時也是個好的傾聽者。你的思維通常是偏理性的,重邏輯,講因果,條理分明。
聽覺的行爲模式有以下特徵:
1. 說話內容詳細,經常會重復;
2. 在乎事情的細節;
3. 愛說話,而且往往滔滔不絕;
4. 重視環境的寧靜,難以忍受噪音;
5. 注重用字和措辭的優美、發音準確,不能忍受錯別字;
6. 喜歡事務有節奏感;
7. 做事注重程式、步驟,按部就班;
8. 說話時常有描述性或象徵性的聲音,如:“沙沙的響聲”等;
9. 說話時常用連接詞,如:“爲什麽會這樣呢?那是因爲……”
10. 說話聲音悅耳,聲調節奏分明,往往善於歌唱,喜歡找聆聽者,自己也是很好的聆聽者;
11. 頭常側傾,手托臉部的某個部位,手腳愛打拍子;
12. 內心時常自言自語,肢體語言有節奏感;
13. 呼吸平穩。
視覺型的人
視覺型的人眼動在眼眶的上方,如果你是視覺型的人則不同,集會或上課時你通常是坐在前排的人。如果看不到演講者或教師,你就好像什麽也沒聽到。你不僅是在聽,更多的是看,從說話者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中獲取更多的資訊。毫無疑問,你的思維是跳躍的,聯想豐富,有時也會摻雜進一些自己的東西,容易讓人誤會。
視覺型的行爲模式有以下特徵:
1. 頭多向上仰,行動敏捷,手勢多,且多數在胸部以上;
2. 喜歡顔色鮮明、線條流暢、外形美麗的人、事、物;
3. 能夠在同一時間裏兼顧數件事,並且引以爲榮;
4. 喜歡事物多變化、多線條、多節奏;
5. 要求環境整潔,東西擺放整齊;
6. 坐不穩,多小動作;
7. 衣著得體,顔色搭配很好;
8. 說話簡短輕快、聲調平和,不耐煩冗長說話;
9. 批評的話多針對速度、時間、煩悶、單調;
10. 說話開門見山,三兩句便結束;
11. 說話聲大、響亮、快速;
12. 在乎事情的重點,不在乎細節;
13. 呼吸快而淺,用胸的上半部呼吸。
感覺型的人
感覺型的人眼動在眼眶的左下方,感覺型的人通常反應較慢,說話也慢條斯理的,對待人和事用內心的感受去領會。你必須參與進去才會有體驗,不在乎好看和好聽,而重視意義與價值;平時你不善多言,經常沈默,因為多數你感覺到的東西卻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,所以有時你會給人主觀、固執,甚至倔強的印象,難以溝通,不好打交道。
感覺型的行爲模式有以下特徵:
1. 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;
2. 喜歡被別人關懷,注重感受、情感、心境;
3. 不在乎好看和好聽,重視意義和感覺;
4. 頭常向下做思考狀,行動穩重,手勢緩慢,多在胸部以下;
5. 坐時靜默、少動作,頭多下傾,呼吸慢而深;
6. 說話聲音低沈而慢,給人深思熟慮的感覺多用有關價值觀的詞匯;
7. 不善多言,可長時間靜坐;
8. 說話多提及感受及經驗;
9. 往往一次不能說完一句完整的句子,要兩三次才能說完;
10. 批評的話多針對別人對自己的態度、不如意的事情等;
11. 呼吸用胸的下半部及腹部。
本文引述自:中華人事主管協會顧問 吳昭德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